有關各種草本植物混合使用的記載,源於三千多年前。每段記載都代表許多個世紀以來所累積的智慧,亦是世界各地迥然不同文化及氣候的見證。

常用作補藥,靈芝相信有降血糖及膽固醇水平、控制咳嗽及刺激免疫系統的功能。被認為可改善心臟及肝臟功能,並有抗敏、抗病毒及抗菌特性,難怪它會被稱為長生不老藥,專為中國帝王享用。 百里香
產於地中海區,現因它的獨特性質於世界各地種植,相信有抗菌、止痙攣、滋補及助消化特質。 西伯利亞人蔘
西伯利亞人蔘是其中一種最有證據支持的草本植物,並被認為有助保持健康,多於治療疾病。研究顯示它能刺激抗壓力,並廣泛使用為補藥。 五味子漿果
產自亞洲國家,五味子漿果被稱「五味」是因為它通常有酸、甜、苦、溫、鹹五種味道,故稱「五味子」。現代的研究集中於其強力抗氧化特性及潛在護肝效益。 洋菝契
原產於熱帶美洲及西印度群島,長久以來以用作民間藥物聞名,現時用於多種食品。 大瑪琳
原植於印度及亞熱帶中國。因其獨特的優點,在印度常在作菜時作為香料使用。 西番連
產於美國南部,被查洛基印第安人重視使用於傳統藥方中。近期的研究指出西番連中的黃酮素,是主要帶來放鬆及抗焦慮效能的成份。 甘草根
自古以來,甘草根粉都被用作有效的袪炎劑及牙粉。現代的咳藥水常用甘草精華為材料之一。另外,甘草亦用於治療消化器官及口腔潰瘍。甘草亦是輕瀉劑。 歐洲刺柏果
源自東歐,歐洲刺柏中有些品種已有超過1,000年歷史。因早期歐洲人相信歐洲刺柏的「生命力」,此樹脂的香味錐形漿果備受重視。歐洲刺柏油被用作利尿劑及協助治療消化不良、腸胃氣脹,及腎與膀胱的疾病。 生薑
原產於南亞並於全球熱帶地區種植,現代研究顯示生薑含多種抗氧化物,並發現可有效治療動暈症引起的噁心。 德國野菊
原產地歐洲的德國野菊以性質溫和聞名,這種草本植物一直以來用作治療胃痛、腸臟不適及溫和的安眠藥。它可作香草茶飲用,亦可用來治療口腔粘膜炎。 葫蘆巴子
主要生長於中東及地中海地區,葫蘆巴子確是藥用紀錄可追溯至古埃及的古代傳統植物。現代的研究發現,在人類病患者及膽固醇過高實驗模式中,葫蘆巴子能降低血膽固醇、甘油三酸酯及低密度脂蛋白。 蒲公英根
蒲公英的強壯根部廣為人知,故被認為擁有刺激消化的功能,亦被很多人當為極佳的清肝補藥。 金櫻子
源自日本及中國,這些高價值的金櫻子含豐富類生物黃鹼素、植物酸及營養。金櫻子有時會作食用,主要因為它的高維他命C含量,它們多被壓榨並過濾,成為金櫻子漿。 苡仁
苡仁於全球的熱帶地區都有,已有2000年的使用歷史。它擁有與人蔘相似的品質,相信可利尿、健脾、排膿及緩和風濕痛。 菊苣
原產於歐洲及亞洲,被烤焙後的菊苣根用作咖啡替代品,而搗碎的葉用作濕敷藥物,舒緩腫脹及發炎。於1970年代發現其根部含有達20%的菊澱粉,自此以後,新品種陸續創造,令菊苣根的菊澱粉含量可媲美甜菜根。 芹菜子
原產於南歐,被認為能滲透系統帶出鎮靜效果。 香蜂草
原產於西亞,現已普遍種植於中歐。含豐富類黃酮。 辣椒果
含豐富維他命,傳統上用作刺激新陳代謝,常用於協助改善配方中其他草本成份的功能。 花粉
廣受歡迎的營養補助品,被認為可建立免疫系統,並為全身提供能量。花粉含蛋白質、澱粉質、脂肪酸、礦物質及維他命。它含有大量B-複合物及維他命A、C、D及E,亦含卵磷脂、beta-胡蘿蔔素及硒。這個組合令花粉成為抗氧化物的極佳來源。 黃蓍
在西方醫藥中,黃蓍被認為是提升新陳代謝及消化的補藥,以植物的根部作為茶飲用。傳統上用作強化免疫系統及治療創傷。 蘆薈
常用於健康食品及美容業,蘆薈被尋求作治療輕微燙傷、擦傷及其他皮膚不適的藥物已有長遠歷史。若內服,蘆薈可被用作多種治療,從咳嗽到便秘都可。 紫苜蓿
源於近東,但現在遍佈全球的紫苜蓿,有豐富維他命、礦物質、黃酮、氨基酸及蛋白質。人類食用較年長植物部分有限,主要因為其非常高的纖維含量。脫水的紫苜蓿葉可購買作為飲食補助品。